使用优惠码 AISLMALL,即可享受所有 K-12 教育资源的专属折扣。

最新研究揭示网络欺凌对青少年的广泛影响

AA-Magazine-content- Enhanc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nd Wellbeing - featured

来自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FAU)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网络欺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深层影响,研究显示近90%的青少年曾经历过某种形式的网络欺凌,这一现象与创伤症状存在显著关联。该研究强调了提高社会意识和制定干预策略的紧迫性,以帮助那些面临网络欺凌的青少年。

主要发现:
  1. 网络欺凌的普遍性:该研究与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合作,调查了2697名年龄在13至17岁的美国初高中学生。结果显示,87%的受访者至少经历过18种不同网络欺凌形式中的其中一种,反映出网络暴力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现状。

  2. 网络欺凌的类型:研究者界定了多种网络欺凌形式,包括被排除在群聊之外、冒充身份及网络跟踪等。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像被排斥和传播流言等不那么明显的网络欺凌形式,其引发的创伤症状竟然和遭受更严重的攻击类似。

  3. 与创伤症状的关联:研究指出,网络欺凌与创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所有的创伤症状变异中,网络欺凌原因占据了32%。这一发现打破了“只有极端网络欺凌才会造成心理伤害”的误解。

  4. 人口统计差异:尽管女生和年龄较小的青少年表现出更明显的创伤症状,但网络欺凌的总体影响远超人口统计学因素。遭受欺凌的次数越多,报告的创伤症状就越严重。

  5. 保护性因素的重要性:研究者强调了强大的家庭支持和亲密友谊等保护性因素的重要性,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减轻网络欺凌的负面影响。研究呼吁在学校和社区采用创伤知情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受欺凌的青少年度过难关。
AISL-Mall-Blog-content- New Study Reveals Widespread Impact of Cyberbullying on Adolescents - body

研究首席作者、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Sameer Hinduja 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明确显示,任何形式的网络欺凌都可能对青少年造成严重创伤。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遭遇,因为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欺凌形式也可能带来严重的情感伤害。”

随着网络环境不断变化,教育者、家长和政策制定者必须认识到网络欺凌的严重后果,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青少年。营造一个能够应对所有形式的网络侵害的支持性环境,对于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挥着关键作用。

欲了解更多研究详情,请参阅全文:《任何形式的网络欺凌都可能对孩子造成创伤》 。

探索更多心理与健康管理的产品及服务:

结账时输入优惠码 AISLMALL 即可享受特别折扣。

Daybook 数字日记

image_2025-06-12_111136063

Daybook 是一款数字化日记与笔记应用,用户可以用来书写、反思并记录生活点滴。它支持云端同步、语音转文字、情绪与活动追踪、个性化定制,并提供 AI 智能分析,提升书写与反思体验。

iLiving - 童身心疗愈初次咨询服务 (90分钟)

image_2025-06-12_111254158

iLiving 咨询服务 包括为患有慢性身心健康问题的儿童进行健康扫描,并为其照护者或家长提供指导和支持。

Llegend – 专业芳香疗法文凭课程

image_2025-06-12_111530162

Llegend的芳香疗法课程 涵盖精油学、人体解剖学及治疗应用,结合理论与实践。课程获得国际芳疗联盟(IFA)认证,可免修英国 TQUK 4 级证书部分课程。作为香港领先的芳香疗法学院,Llegend 拥有7项国际认证资质。

Smiling Mind 心理健康应用

smiling mind 1

Smiling Mind 是澳大利亚领先的数字心理健康非营利机构,提供基于证据的工具和项目,帮助用户构建终身心理健康素养。12年来,我们致力于让心理健康蓬勃发展——尤其关注儿童群体,积极促进心理健康的提升,力求在社会中推动跨代的心理健康认知与关怀变革。

治疗服务 – 一对一线下治疗(言语语言病理/职业治疗)

111

联合健康学校服务计划 (AHSS) 的认证言语语言病理师和职业治疗师,为学生在言语、语言、运动技能、情绪调节和自理能力方面提供个性化治疗。我们采用循证方法,支持学生的学业和社交成长,增强自信心,促进包容性的学习环境。

健康成长图书系列

image_2025-06-12_112512546

威拉德博士 (Dr. Willard) 的著作将正念理念与家庭实用方法相结合。《字母呼吸》通过字母主题呼吸练习,帮助孩子学习正念;《正念成长l》则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工具,利用正念培养孩子的韧性、自我觉察和同理心。

Picture of 楊恂

楊恂

Sean has spent the last 10+ years working in the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and delivery of curriculum across a multiple of areas includ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supplemental education, English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21st century skills.

With a background in content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as well as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Sean has a natural understanding of balancing the user experience needs of educators with creating and meeting demand.

Having lived in Asia since an early age, Sean is trilingual and specialises in tak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s and applying them in a relevant way to Asian education environment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