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工具和搜索引擎到塑造学生社交世界的平台,人工智能(AI)正日益融入学生的生活。这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学校如何确保学生能够负责任且批判性地使用人工智能,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层出不穷的新工具?
在最近一期哈佛教育播客(Harvard EdCast)《培养学生对AI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中,教育学者Stephanie Smith Budhai(特拉华大学)和Marie Heath(马里兰洛约拉大学)讨论了如何帮助青少年以审慎、求实的态度使用人工智能。两位学者合著的《在K–12课堂中批判性使用人工智能:引导正义、收获乐趣的实用指南》(哈佛教育出版社)指出,人工智能系统中常常含有偏见、不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不平等内容,并提出了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
主要要点:
- 承认人工智能并非中立:Budhai提醒教育者,人工智能是“一种技术产物,虽然不是人类,但也并非中立。”其输出结果反映了设计者和训练者的预设、偏见和价值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质疑AI工具的创造者、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以及其背后的目的。
- 从热情拥抱新技术走向审慎使用:教育者常因新工具在课堂上的潜在优势而迅速拥抱新技术。Heath提醒,热情应与反思并存。学校应考虑使用人工智能的动机和方式,而不是仅仅因为可用就盲目使用。意图明确、审慎使用方可确保技术服务于学习目标,而非反过来主导学习目标。
- 通过探究与反思培养人工智能素养:和媒体素养一样,人工智能素养始于好奇与质疑。Budhai和Heath建议引导学生审视技术,思考谁从中受益、存在哪些权衡、以及哪些观点被呈现。这样的提问能够培养更深层次的理解力和伦理意识。
- 将公平与文化响应性教学融入课堂:Budhai强调,必须通过公平的视角审视人工智能。教育者可以利用文化维持教学框架,确保人工智能工具能够赋能而非损害来自不同文化的学习者。例如,UC Irvine开发的Story AI邀请学生与人工智能共同创作故事,同时审视技术如何呈现文化、身份和代表性。通过揭示内在偏见(如默认某些外貌或场景),Story AI帮助学生以符合他们认知的方式讨论公平性、包容性和创作权等内容。
- 赋予学生拒绝、抵制和使用其他技术的权力:并非每一项数字工具都值得接纳。Budhai和Heath鼓励学生行使自主权,质疑甚至拒绝滥用数据或加剧不平等的技术。他们所说的“拒绝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培养做出选择和表示同意的民主习惯的一部分。
- 以学生为中心,而非技术:Budhai总结道,教育者应把关注点放在学习者而非工具上。教师应采用“SETT”模型(即学生、环境、任务、工具),最后再考虑技术。如果人工智能工具确实能够提升学习成效或让学习触手可及,则可以有目的地采用;若无法实现,则最好果断放弃。

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人工智能,其核心并非教授编程或跟上技术发展步伐,而是确保青少年能够理解塑造其生活的技术背后的社会背景与伦理维度。
对教育者而言,这意味着课堂实践应以目的性、公平性和好奇心为基础。我们不仅要问人工智能能做什么,还要问“应当做什么”和“为谁做”。当教师和教育领导者为学生做好批判性使用AI工具的榜样时,学校便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如何明智、审慎且富有创造性地使用人工智能的空间。
欲深入了解讨论内容,可收听完整哈佛教育播客《培养学生对AI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可能感兴趣的课程和指南:
在咨询或结账时引用代码 AISLMALL 即可获得特别折扣。
3Education: StoryTellAR
StoryTellAR 是一个专门设计用于将线下材料与互动数字内容无缝连接的在线远程平台,采用计算机视觉(增强现实)技术。该平台拥有用户友好的界面,策展人可使用手机将音频录音、视频及其他数字互动内容(如音频、增强现实视频平面和网址)关联至任意艺术作品。由创作者定制的对应数字内容将随之弹出,使书籍体验更加流畅、个性化且高效。
AlGreen: 电子书
AlGreen 处于微藻技术在空气净化和碳捕集领域的前沿,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AlGreen 的电子书向年轻学习者介绍生物学的奇迹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内容涵盖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物学、气候科学及未来生物技术(如碳捕集和可再生能源),激发环境保护意识和热爱地球的情怀。
Beijing Mandarin: My Fun Chinese 适用于PreK至Grade 4
Beijing Mandarin 是一所在香港成立已久的中文学校,自1992年起以优质的教学出版物和致力于世界一流的普通话教育而闻名。针对学前班至四年级的儿童中文学习需求,我们创作了“My Fun Chinese”教材系列。该系列资源基于我们30多年中文教学经验精心设计和出版,旨在满足年轻汉语学习者的需求。
NovaAcademy: 即用型课程套件
Novalearn 是一家教育科技公司,通过无缝整合机器学习、工作室制作的教育娱乐内容和符合国际K-12课程标准的高质量STEAM教育,正在变革教育。每个课程套件包括项目课程计划、互动视频、活动表单和技能训练练习,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牛津大学出版社 剑桥 IGCSE/O Level/AS & A Level 考试成功复习指南
牛津大学出版社 属于牛津大学,通过全球出版活动推动大学在研究、学术及教育领域的卓越目标。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剑桥考试成功指南为剑桥 IGCSE 与 O Level 及 AS 与 A Level 学生提供独特的考试支持与复习指导,内容与最新剑桥评估标准相匹配。非常适合作为配合牛津剑桥学生用书资源的辅导材料,或作为独立复习资源使用。
QuiverVision: Quiver增强现实着色
QuiverVision 是一个提供增强现实内容和课程计划的一站式平台,适用于学前班至八年级及以上阶段。我们开发了全球最佳增强现实着色体验背后的软件。我们的主打应用“Quiver”让学习变得有趣。通过Quiver应用,学生将教育性的着色页面变得生动互动,创造富有吸引力的学习体验。包括学校/家庭访问和与课程大纲相结合的计划,培养创造力、技能和知识记忆。
Special Learning - Trainings, curriculum,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for educators
Special Learning – Educator Solutions 提供针对与自闭症和发展性障碍学生共事的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课程和资源。该项目提供基于 ABA 的工具,帮助教学社交技能、沟通、行为管理和适应性行为,旨在创建支持性和包容性的课堂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