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睡眠很重要,但我们足够重视睡眠吗?
我们都知道睡眠很重要,但我们足够重视睡眠吗?
在星期一的第四节课,你环顾教室,会看到学生眼皮沉重,反应迟钝。这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大片。我们常常容易忽略这样一个事实:课堂上看起来昏昏欲睡的学生,可能睡眠时间的确很少,但你看不到的是,前一晚他们可能熬夜到凌晨2点,为写作业而发愁,拼命赶完校外补习班布置的家庭作业,父母坚持要求他们在睡觉前必须完成所有任务,而他们只能通过不断刷抖音缓解压力。
睡眠对大脑至关重要,有助于巩固记忆,有效处理和储存信息。睡眠还影响着注意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情绪调节等关键认知功能。在东亚和东南亚,研究持续显示,大约 40% 至 50% 的学龄儿童和年轻人存在睡眠问题,且随着年龄增长问题更明显(Chen et al., 2021; Chowdhury, 2021)。
睡眠不足会给年轻人带来严重后果。它会损害大脑的可塑性,即大脑的改变与适应的能力。从心理层面看,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应激反应与应对机制失调等问题。在课堂上,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从生理层面看,短期和长期的健康问题更是不胜枚举。心血管、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皮肤病等都与睡眠不足密切相关,并且这些健康问题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睡眠不足的 “四大元凶”
如果我们承认影响学生学业表现最大的障碍之一不是他们准备得是否充分,而是他们睡得好不好,那我们该如何调整教育实践呢?研究指出了导致亚洲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四大主要原因,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意外。

别把睡眠问题当成无能为力的事情
我们很容易认为睡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毕竟,我们无法决定学生几点睡觉,或者什么时候放下手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毫无办法。事实上,学校环境对学生的睡眠习惯有很大的影响。学校常常无意间强化过度工作的文化,鼓励学生追求“卓越”,却没有明确告诉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会牺牲什么、又该如何平衡。对那些不理解什么是健康界限的青少年而言,这种鼓励意味着熬夜学习,以及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个人经历”。
但事实是:把学生推向极限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这不是在为成功做准备,而是在为将来的倦怠、焦虑和健康问题埋下隐患。
学业压力:越多越好吗?
学业压力通常视为导致亚洲学生普遍睡眠不足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申请欧美顶尖大学,那些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尤其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入学考试、申请材料、未来职业发展,都是他们肩上背负着的重大压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当然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但“有效支持”与“给他们不切实际的期望”之间的界线必须划清。如果我们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就必须意识到睡眠缺失换来的学习回报终将递减。没有足够的休息,学生的记忆力与应用知识的能力都会大大下降。
我们能做些什么?首先,可以从课堂和作业量着手。我们是否布置了简短而有意义的作业?是否给学生留了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当日所学内容,而不是让他们回家继续多学几个小时?

数字科技:双刃剑
我们都知道,学生熬夜刷社交媒体,电子屏的蓝光会影响睡眠。但我们不应一味责怪学生这种“坏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反思我们所共同打造的数字生态。当下的数字环境让学生总是处于“在线”状态。
我们鼓励学生利用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做研究、写作业,但往往忽略了使用的界限。我们很少谈到“睡前数字戒断”,也没有普及过深夜看电子屏幕会如何影响睡眠质量。即便有所涉及,也许只是在一次生命教育课或一周的主题教育活动中,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与学术教学脱节。
我们需要将关于睡眠的讨论融入到整个学校文化中。老师们应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睡眠卫生教育,加入关于健康使用电子设备的讨论,不是完全禁止,而是教会学生负责任地使用电子设备。通过持续开展这样的交流对话,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做出更佳选择。
社会文化与家庭期望:一场艰难的对话
让改变难上加难的是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与家庭观念。“多学、多练、少睡点,你就会成功”,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家长把孩子逼到极致,甚至忽略健康风险,要求孩子晚上继续学习,哪怕孩子已经疲惫不堪。这对教育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文化观念?我们可以从与家长坦诚沟通开始,和家长分享研究数据,告诉他们学校在做些什么,让家长明白施加过多压力只会适得其反。通过让家长参与关于作业、科技产品使用与睡眠的讨论,我们可以逐步改变他们的观念,引导他们帮助孩子减轻来自家中的减压。
生活方式与学校作息:是否需要改变?
早起、超长的在校时间、课后活动的堆叠……学生何时才能有时间休息?许多亚洲乃至全球其他地方的学校作息时间表紧凑至极,几乎不给学生喘息机会。

虽然有些制度安排是老师无法立刻改变的,但我们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稍作缓解。不要盲目追求“填满课堂的每一分钟”。我们应关注课堂活动是否有意义、精简且立足实际”。通过这些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
面对如此系统性问题,我们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但其实许多措施可以在学校或课堂中立刻得到实施。如果我们真心希望学生取得成功,就必须跳出分数、学习时长和课外成就等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标准,回归学生身心健康这一本质。睡眠是成功的基石,如果缺乏充足睡眠,那么再多努力也可能付诸东流。
值得关注的健康与身心发展产品 / 服务:
结账时输入优惠码 AISLMALL 即可享受特别折扣。
心理与健康管理 – 卡牌套装

威拉德博士 (Dr. Christopher Willard) 的正念卡牌 提供促进情绪健康的练习,包括《正念养育 (Mindful Parenting)》、《自爱 (Self-Love)》及帮助青少年管理抑郁、焦虑和培养韧性的工具。每套卡牌都为各生命阶段的情绪成长和心理健康提供实用的正念策略。
KFBG 转化与正念森林沉浸行走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KFBG) 提供启发心灵、转变意识并具有潜在生命改变力的项目。我们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机会和宁静的自然环境,让他们在 KFBG 感受、反思、认知,并深度连接与感恩盖亚——我们的地球母亲,以及我们与她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关系。通过贴近自然、尊重自然,借助我们的转化工作坊,人们能够体验深层的幸福感与精神满足,从而促进更全面和谐的生活方式。
植物基全食零食

Cocoparadise 致力于生产天然、纯净的超级食品零食,既有益健康,也环保。Missions 在香港制作以椰子为基础的健康零食,倡导无麸质、无乳制品及无精制糖的生活方式。品牌创始人 Val 通过转向未加工食品改善了自身健康,旨在让健康生活变得有趣、简单且愉快,促进更好的身心健康与幸福感。
Smiling Mind 心理健康应用

Smiling Mind 是澳大利亚领先的数字心理健康非营利机构,提供基于证据的工具和项目,帮助用户构建终身心理健康素养。12年来,我们致力于让心理健康蓬勃发展——尤其关注儿童群体,积极促进心理健康的提升,力求在社会中推动跨代的心理健康认知与关怀变革。
健康成长图书系列

威拉德博士 (Dr. Willard) 的著作将正念理念与家庭实用方法相结合。《字母呼吸》通过字母主题呼吸练习,帮助孩子学习正念;《正念成长l》则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工具,利用正念培养孩子的韧性、自我觉察和同理心。。